尼石春秋博物馆尼山中学传统文化课堂暨尼石春秋博物馆尼山中学陈列馆建成记发表时间:2022-06-09 12:39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博物馆与馆藏文物及艺术品正是为青少年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最佳平台和媒介。 2022-03-22,教体局和尼山中学 来尼石春秋博物馆参观考察 2022-03-22,馆校双方 在尼石春秋博物馆二楼座谈 2022年3月底,尼石春秋博物馆和尼山中学正式携手,建立馆校共建共育合作关系。为让青少年解尼山砚背后的故事、历史,了解尼山砚所承载的文明,并通过开设尼山砚制作、篆刻、书法、楹联诗词等传统文化课堂,感知笔墨纸砚、诗书画印等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核,并习得技艺,涵养气质,从而树立起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这一意义上,馆校合作能更加广泛地发挥馆校双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 2022年4月27日,尼石春秋博物馆尼山中学传统文化课堂正式开课,李春汉馆长亲自执教尼山砚制作技艺和篆刻两门课程,副馆长崔峰执教书法课程。 2022年5月9日,尼石春秋博物馆李春汉、崔峰一行,带着第一批尼山砚作品(各个历史时期式样)和尼石印章(料),来到尼山脚下的尼山中学,和校方一起布置尼山砚陈列馆。颜校长带领部分老师一起,参与了首批展品的陈列布展工作。 李春汉馆长自年少即志趣高雅,研习金石,惟砚作田,钟情篆刻和尼山砚,三十年如一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山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而今颇有成就,并创建尼石春秋博物馆,旨在传承、发扬和创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尼山砚为尼山石制成,尼山石来自孔子出生地尼山,其形成为中寒武世海相沉积的薄层泥质微晶灰岩,可谓天地造化亿万斯年,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尼山石又因与孔子结缘而得圣人春秋遗蕴,尼山石便有了文化的内涵。尼山砚本就是文房四宝之一,尼山作为孔子出生地更有文脉之源之称,尼山砚来到尼山中学,可谓是得其所哉!幸甚至哉! 徜徉于尼山中学校园,沐浴着尼山暖风,行至陈列馆所在石头屋前,不禁文思涌起,遂作联以志。 联曰: 尼山砚本自尼山,今列尼中尼石屋 文房宝应承文脉,永伴文苑文化人 横批:得其所归 学校即在尼山脚下,从此可登尼山,可瞻孔庙、书院、夫子洞,可观沂河水、赏圣湖波,饱览尼山圣境。想到即行,便信步踱出校园,来到圣水湖畔,思绪随波起兴,似听到孔子那千古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遂再成一联,以志吾心。 联曰: 砚石出山,得春秋遗蕴, 涓滴成河文脉远 夫子临川,叹日月跳丸, 寸心千古教化传 2022-05-09于尼山中学 。 |